亚布力人民检察院2021年度工作报告
时间:2022-01-07
来源:亚布力人民检察院
作者:张雯雯
录入:张雯雯
审核:季岩
2021年,亚布力人民检察院在省院、分院的正确领导下,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,夯实思想根基,严格规范执法,深化品牌建设,奋力实现各项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。
一、以两项政治任务为导向,一体化抓实政治建设
丰富载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,扎实稳妥推进教育整顿。以党史故事宣讲、党史知识学习、主题党建活动、检察理念践行4项自选内容,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特色课堂。开展专题学习、宣讲、研讨28次,班子成员讲党课4次,党史学习教育和教育整顿工作经验在全省交流。党支部与社区结对共建,巩固深化学习成果。党支部荣获省院“两优一先”先进党组织,12名党员分别获得省院、森工、林区分院和当地表彰。坚持刀刃向内,敢于较真碰硬,开展谈心谈话219次,政策解读11次。坚持查改结合,建立长效机制4项。发挥榜样示范,选树身边典型13人。
二、以司法提质增效为目标,高质量服务发展大局
2021年,受理审查逮捕案件53件68人,其中不批捕3件4人;受理审查起诉案件207件261人,其中不起诉19件23人;认罪认罚260人,认罪认罚适用率97.01%,量刑建议采纳率99.57%。办理民事行政案件37件。办理公益诉讼受理案件20件,立案20件。办理执检案件18件。办理各类法律监督案件99件。
无缝衔接办理环资案件。区分类案办理标准,构建“轻刑案件‘补植复绿+认罪认罚’”“普通案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”“重大案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”三阶梯式破坏环境资源刑事案件诉讼模式,让“补植复绿”工作走上制度化轨道。通过三阶梯共办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37件,挽回生态损失约12.07万元,补种树木7734株。
立足民生参与社会治理。主动参与社会治理5次,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3份。依法办理全省首例食品安全领域从业禁止行政公益诉讼案,促成10家单位建立协作配合机制,针对监管漏洞,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,为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提供法治保障;针对疫情期间发生的重大系列盗窃案,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,为林区百姓财产安全保驾护航。
因案制宜提升服务质效。开展检察为民办实事43次。支持起诉帮助农民工讨薪,拖欠7年之久的农民工工资问题得到解决;畅通救助途径,依法办理司法救助案件3件,共发放司法救助金35万元;执法司法有温度,在83岁、行动不便的被告人家中出庭公诉;践行“应听尽听”检察理念,召开公开听证14次,以公开赢公信。
匠心培育优秀典型案例。向各条线报送案例22件,被省院评为典型案例3件、优秀案例1件,推送最高检参评5件。其中办理的涉疫支持起诉案件,先后入选全国、全省典型案例;运用“三位一体”龙江检察公益保护模式,办理的高某非法采矿刑附民公益诉讼案入选省院典型案例;办理的全省首例督促整治保护食品安全行政公益诉讼案,入选全省“公益为民办实事”优秀案例。注重案件成果转化,1篇文章在核心期刊《人民检察》刊载,1篇典型案例在《龙之剑》刊载。
三、以检察理念践行为引领,全速度推进脱薄争先
优化结构凝聚发展动能。梳理检察理念40条,设计制作“检察理念书法文化墙”,制作《检察理念文化指引手册》,干警由“被动接受”到“主动讲解”,由“深度理解”到“融合运用”,以理念引领干警担当作为。落实人才梯队储备计划,提拔晋升青年干警14人,晋升检察官等级4人,套改晋升法警10人,选派青年干警5人到检察室工作,优化检察室队伍结构。
深耕品牌实现创新引领。扩大“司法云庭荟”培训品牌影响力。2021年,围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,举办线上交流1期,参与人数突破2.2万;线下培训1期,全国慕名而来检察官、法官、律师、公安民警等65人参训。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,我院有2人通过全国司考。获评“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优秀文化品牌”。同时,以检察理念践行为主题,打造党建品牌,并向省院申报。
检察宣传成果再创新高。践行张军检察长提出的“工作是本,宣传是责,互通为要”理念,强化法治宣传效果,文稿被高检院采用3篇,国家级媒体采用73篇,省级媒体采用24篇,省院采用简报8篇,省院《代表联络专栏》采用1篇,《党史学习教育信息专刊》采用1篇,国家级媒体发稿量同比增长2倍。上榜2021年度全国十大检察院微博。拍摄原创视频《“疫”心守护》在龙江检察推广,并由省院推荐至高检院。
存在问题和2022年工作思路
同时,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依然存在不足:一是干部队伍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,二是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,三是监督能力和监督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。2022年,亚布力院将持续强化政治建设,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,服务发展大局,深耕主责主业,延伸品牌效应,与其他兄弟院互相学习,取长补短,在分院党组领导下,合力打造林区检察工作新局面。